贾珍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。王熙凤更忙了。她不仅要料理荣国府繁琐庞大的日常事务,又要面对从未有过的挑战——治丧。像贾家这样钟鼎富贵的家族,治丧已不完全是人情往来了,甚而成了仪式感极强的官方交往。王熙凤毕竟年轻,而且是女性,又没经办过这样的大事情,做起来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。
宁国府治丧大大小小的事情太多了,甚至于到了晚上,戏班杂耍百戏和亲朋堂客伴宿也全由她来安排。一应张罗款待,迎来送往,全靠王熙凤一人操持。荣国府那边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她管,两府的事情都由王熙凤一人管理。她不得不这样拼命地干,贾府上下几百号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呢。做好了是本分,做不好就要被千人怨万人恨。
王熙凤是在为谁忙?她一个人料理整个家族的大小事务,而小姐太太小姑子们写诗、练字、赏花、寻梅、谈恋爱,一个个的享受生活。她还要事事周到,尽量让夫人、老祖宗满意,让她们开心。其实王熙凤一直都在为别人忙。
很多时候就是这样,我们根本没自己想的那么重要。王熙凤,天天起得比鸡早,睡得比狗晚,累死累活,忙里忙外,她得到的好结果呢?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,拖垮了她的身体,又得不到丈夫的体恤,反而被厌弃,好像贾府败落责任在她。终日为荣府操劳换来一身病痛,后来贾府家败了,王熙凤还被所有人埋怨。
王熙凤同时负责管理宁荣两府的事务,到底能够忙到什么程度呢?原著中叙述道,王熙凤茶饭也没工夫吃,坐卧不得清净。她倒是丢不了,常常是王熙凤刚到宁府,荣府的人就跟到宁府;回到荣府,宁府的人又找到荣府。王熙凤见如此情形,心中倒也十分欢喜,甚至有些享受。丝毫也不偷安推托,事事只恐落人褒贬,因此日夜不暇,唯有劳苦自知。筹理得十分整肃。合族上下无不称叹。
王熙凤得到合族上下的称叹,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王熙凤不辞劳苦,对于宁荣两府的事务都能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来对待,并且处理得井井有条,当然这与她的管理才能有着密切联系。王熙凤这种敬业精神属于正能量,值得我们学习。
因为王熙凤精明强干,好表现自己,处处要显示自己的才能,协理宁国府,正好给她一个显示的机会,所以她很愿意去做
宁国府的盛大丧事,真正主角却是王熙凤。出殡的日期越来越近了。她日夜操劳,不知疲倦地奔忙。缮国公诰命葬礼、西安郡王妃华诞、镇国公诰命生长男、胞兄王仁全家回南、迎春病了要请医服药。这些都要凤姐来安排,虽然十分忙碌,凤姐心中倒十分欢喜,并不偷安,无一推托,的确也都筹划得十分整肃。王熙凤忙得脚不沾地、累得腰疼,却很开心,唯恐做不好落人褒贬,事无巨细务求周全。千头万绪的事务井然有序,众人交口称赞,当初秦可卿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,她果然实至名归,当之无愧。
凤姐要处理一连串事情,节奏越来越快,王熙凤往来于两府之间,十分忙碌。她集权和不听劝告。她对秦钟说难道就没有王法了,其实她自己就是最无法无天的典范,正如她自己说的,凡事我说行就行。用今天的话说她是女强人,虽然辛苦,因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,她获得了成就感的满足。
凤姐协理宁国府,刻意表现自己,她目中无人,更不把妯娌等众人放在眼里,任意挥霍,为所欲为。她这样做很容易树敌,一旦势败,必遭激烈的反扑,反被他人踩踏。后来王熙凤四面楚歌,与她如此锋芒毕露得罪人不无关系。
协理宁国府的成功,证实了王熙凤的能力,助长了她颐指气使的专横。她越发沉醉于操纵他人,甚至包括她自己的家庭。在家庭内部靠铁腕手段是吃不开的,在男权社会女子在家庭必须善于妥协和退让,而凤姐恰恰缺乏这些。她跟贾琏看上去很温馨,实际没有一句真心话。她要把强势进行到底,甚至要凌驾于贾琏之上。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,她无异于以卵击石,自寻死路。
这么多亲戚朋友守夜,叫他们看看戏。这个时候,尤氏胃疼,已经疼七七四十九天了,还在那里疼着不起来,所有的事都是凤姐张罗。张罗的周全承应,一点漏洞都没有。贾府是一个大族,其她那些夫人就不能来帮帮忙吗?
书中说合族当中虽有很多的妯娌,但是或者有羞口的,不惯见人的,或者有羞脚的,或者有惧贵怯官的,都不如凤姐举止舒徐,言语慷慨,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。这些贾府的夫人们,本来都应该帮一把手,但是一个比一个差,一个比一个呆,一个比一个傻。你怕见官,我怕见客,我还不会说话,就是凤姐待人客客气气,说话痛痛快快,完全是大家族、大当家、大派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