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们,脑洞真是无限大啊~
既然你们真心诚意地发问了,
我们就继续来唠唠这个话题。
中印经济和电力发展水平到底怎样?
来!
数据可不会骗人。
印度方面能查到比较准确的数据是2015年的,
所以我们选取了中国2015年的数据来对比。
首先是中印两国电力发展情况对比,
2015年,
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
是印度的5倍多,
而人均用电量,
中国差不多是印度的4倍。
(数据来源:中电联网站)
然后是国内生产总值,
呃,
这个相信你们自己能领会。
2016年,
差距又稍微拉大了些~
(数据来源: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)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!
虽然印度经济发展也很快,
但无论是经济发展
还是电力发展水平,
都和中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。
据印度《经济时报》报道,
印度目前还有3亿多人口过着没有电的生活。
一项调查结果显示,
印度还有超过1.8万个村庄未能通电。
我们中国,
早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
就已经实现户户通电了!!!
是不是听我这么说我就放心了?
那灯光的问题怎么解释呢?
在网上,
各路大神也探讨了这个问题,
众说纷纭。
我们把这些观点集中起来,
归纳出了两点。
1.地形差异
1.地形差异
印度的平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%,南部的德干高原平均海拔也在1000米以下。中国平原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2%,高原、山地占比偏多,并且海拔高、地形崎岖。高原、山地集中的中国西部地区,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%,人口数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8%。很多戈壁、沙漠和雪山没有人居住,当然灯光黯淡啦。
上亚洲地势图,感受一下~
另外,印度东、西、南三面大部分沿海,北面挨着青藏高原,四面都不怎么亮,所以就显得它特别亮啦。
2.城镇化水平
2.城镇化水平
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7%,而印度约为35%。村庄在灯光图上是点点的星光,所以整体看起来印度比较亮。而中国则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一个个大光点。比如下图:
另外,据分析,NASA这张灯光图没有区分光的强弱。
网上大神分析了这张灯光图上光的强弱,发现印度是蓝绿很多,红黄橙极少。但是,只有灯光橙、红的地方才是经济发达的地区。
分析了这么多,
现在明白了么?
虽然,
他们的电网是这样的
……
我们也不能骄傲哦~
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
继续努力!
关于夜光遥感,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,
小编这就贴心的为你附上
来自中科院遥感地球所
专业科普的文章。
夜光遥感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应用潜力大
(来源:中科院地球所)
夜光遥感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应用潜力大
(来源:中科院地球所)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区横跨欧亚非三大陆,拥有世界人口的75%、财富总量的60%和化石能源的75%,是全球化发展的地缘大战略。该战略具有地理空间辽阔、自然环境复杂和经济差异显著等特点,因此,在推进该战略实施过程中空间信息辅助决策十分关键。
图1“一带一路”地理特点与对地观测技术关联
在遥感空间信息获取中,夜光遥感是遥感领域发展活跃的一个分支,相比于传统的光学和雷达遥感卫星,夜光遥感是获取无云条件下地表发射的可见光-近红外电磁波信息。
这些信息大部分由地表人类活动发出,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夜间灯光照明,同时也包括石油天然气燃烧、海上渔船、森林火灾以及火山爆发等来源。
相比于普通的遥感卫星影像,夜光遥感影像更直接反映人类活动,因此,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参量估算、城市监测、重大事件变革、生态环境评估以及公共健康等领域。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,着眼资源保障、经济发展、生态环境和人居发展等现实需求,夜光遥感特质能够契合其多项现实应用需求。
因此,夜光遥感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,如在油气开采时空信息挖掘、社会经济参数估算、生态环境评估、城市化过程重建等方面。
图2 “一带一路”路线和主要城市节点示意图
应用一:油气开采时空信息挖掘
应用一:油气开采时空信息挖掘
1973年,Croft最早利用夜光遥感监测油田废气燃烧,首次证实了夜光遥感能够用于开展油气开采时空信息的识别。
由于油气燃烧所产生的温度范围为1500k到3000k,辐射亮温远高于照明灯光和燃烧火点,这样在夜光遥感影像中油气燃烧产生的亮光尤其突出,据此可利用夜光遥感实现油气开采信息挖掘。
目前,夜光遥感全球火点检测产品已共享:
https://ngdc.noaa.gov/eog/viirs/download_viirs_fire.html
图3是美国SkyTruth机构利用VIIRS影像监测全球油气火点,对比两个时期监测结果,2015年油气开采强度明显低于2016年,并且2016年监测结果直观反映油气开采的热点区域。
图3 夜光遥感油气监测
应用二:社会经济参量估算
应用二:社会经济参量估算
由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涉及65个国家,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,因此评估沿线国家社会经济状况对于“一带一路”投资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
目前,大多数国家均是根据本国需要制定社会经济参量统计口径,并依据行政范围统计汇总社会经济参量,缺乏时效性和空间细节信息,而且不利于国家之间直接对比。
夜光遥感与人类活动高度关联,同时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特点,能够极大提高社会经济参量估算精度和制图效率。
图4是2000年、2005年和2010年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GDP和夜光遥感总值(TNL)线性回归关系,表明夜光遥感总值与GDP较强相关性,将来可利用夜光遥感影像进一步估算该区域国民生产总值、人口分布、能源消耗、二氧化碳排放、贫困度、货运量等关键社会经济参量,有助于宏观了解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,为制定投资规划和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信息支撑。
图4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夜光遥感总值(TNL)与GDP线性回归
应用三:生态环境评估
应用三:生态环境评估
“一带一路”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,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包含大面积沙漠和戈壁,年降水量小,水资源贫乏,生态环境脆弱,人居环境相对恶劣,制约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。
海上丝绸之路由于对海洋资源的争夺和过度开发,导致渔业资源贫乏、珊瑚礁白化以及海水污染,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,因此开展该区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至关重要。
经济发展驱动下的城市扩展带来了耕地侵占、植被破坏以及地表覆盖快速变化等生态问题,而夜光遥感可作为监测城市扩展最便捷的数据。
因此,以夜光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,综合其他如植被、土壤侵蚀以及土地覆盖等遥感数据,能够快速估算该区域生态环境服务价值(如图5),精准评估光污染、高效捕捉海上渔业捕捞活动、定量评估珊瑚礁生态脆弱区人类活动影响。
图5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(a: 2000年,b:2005年,c: 2010年)
应用四:城市化过程重建
应用四:城市化过程重建
目前,DMSP/OLS是全球最长时间序列(1992年-2013年)的夜光遥感影像,校正后能够达到较高的时空一致性,能够进行长时间序列对比。
此外,新一代夜光遥感数据NPP-VIIRS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,是DMSP/OLS一种延续数据,可以用来重建过去沿线国家城市化过程,三期DMSP/OLS夜光遥感影像合成“一带一路”地区夜光遥感图(如图6)。
白色表示夜光灯光不变区,红色表示夜间灯光扩展区,蓝色和绿色表示夜间灯光下降区,从该图可以看出,日本和西欧发到国家夜间灯光较稳定,而中国、印度以及东欧发展中国家夜间灯光呈明显增长趋势。
因此,利用夜光遥感可直观反映城市化空间扩展过程,有助于分析城市群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。
图6“一带一路”夜光遥感影像合成图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涉及多个学科领域,既要有综合宏观的战略顶层设计,也要有精确客观的信息技术保障。
对地观测科学能够为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提供丰富空间信息支撑,夜光遥感作为对地观测科学中一个新兴分支领域,更是能以独特视角对地表人类活动规律进行深刻认知。
(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《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》上,作者江威、何国金、彭燕、王桂周、王猛猛。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